寻访匠心

【寻访匠心】朱德喜:兴趣是最好的工作动力

作者:戴婷婷 核稿:    文章来源:实验室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8/9/21 16:55:13

在Vision China 2017杭州展会上,一台高分辨率眼底OCT样机正在进行现场展示,并得到了与会眼科医生和产业界的好评。这台诞生于温州高教园区生命健康小镇“OCT研发实验室”的仪器,正是由朱德喜带领的团队开发完成。该OCT样机随后入驻基层医院,参与了乐清市“惠民工程”的眼底筛查任务。

 


眼视“光”学的融合

朱德喜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这是国内最好的光学工程专业。为了尽快学习眼科知识,他在2010年前往美国Miami大学Bascom Palmer眼科中心做访问学者。在理工科大学,“光学”课程往往被认为是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但本院的眼视光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临床医师,如何让“光学”在临床中产生直接的贡献,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光学和眼科学的融合,不仅仅是两个学科的知识融合,本质上更是两种学科思维方式的碰撞。光学属于物理学分支,强调理论依据,严谨的推导,可称之为典型的理科思维方式;眼科学属于医学,强调的是医学思维,往往更注重经验和现象,通常采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眼视光科研人员必须要熟悉和掌握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互相促进。

朱德喜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应用于眼科临床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的研究和应用,这正是“光学”和“眼科学”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在工作期间,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并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多篇SCI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项。



十年育人,播撒科研种子

除了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也是朱德喜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今年是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光学研究室成立40周年,在成立之初,光学就是眼视光专业创始的重要源头。入职后朱德喜成为具有优良传统的光学教研室的一份子,并刚好赶上眼视光七年制的本科生从浙江大学回到我们自己学院上课的契机,因此他很快承担了七年制《光学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他还担任眼视光五年制本科、四年制本科《眼科光学基础》课程的负责人,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他还是“人卫社版”《眼视光器械学》第2版、第3版的编委以及“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眼镜光学技术》(第2版)副主编。

在近10年的教学工作中,朱德喜逐渐意识到,教学工作是否出色,评价标准不仅是在学院的教学考核,根本上是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作为离开“学生”角色多年的教师,朱德喜认为自己需要知道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我们“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态。因此,朱德喜非常注重本科生的专业指导工作,他曾两次成为眼视光“专业指导老师”,目前是2017级眼视光5+3硕士1班的专业指导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的他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业上的困惑,并在本科生阶段就在同学们的心中撒下科学研究的种子。

 

从实验室“走出来”

教师的成就感,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科研工作者的成就感,则在于将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服务于社会。近年来,国家在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换的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伴随着实验室研究基础的日趋成熟,朱德喜开始思考OCT技术的成果转化问题。

2016年从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访问回国后,朱德喜在茶山校区附近的生命健康小镇建立了“OCT研发实验室”,专门用于OCT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转换。在6个月的时间内,他成功开发了一台眼底成像的高分辨率谱域OCT工程样机。他的一项发明专利也已转让至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成为我校第一批实现科研成果转让的专利项目。

同时,他还积极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2017年,作为指导老师的朱德喜带领眼视光“卡西”团队参加“挑战杯”和“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并获得第三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金奖。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事。积年累月,如何才能保持历久弥新的工作热情?朱德喜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最好的动力是兴趣,最大的兴趣是创新。

 

 

 

热点新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3 ©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技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信息管理处 联科科技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