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新闻:首部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文纪录片,在温启动创作!
10月24日,国内首部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人文纪录片《近视》,在2025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会议(Vision China)(秋季·温州)分会——2025近视防控科学大会上启动创作。
近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隐形危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广泛普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我国眼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视等视力问题在儿童青少年中呈高发、低龄化态势。
在这场“明眸保卫战”中,温州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连续7年把“明眸皓齿”工程列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普查建档、环境改造、干预措施、鼓励运动、规范管理等多措并举,使学生近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近视“预防、控制、诊断、治疗”等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和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川藏青光明行”等公益活动,为此次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学术支撑和生动案例。
“温州的实践是无数个鲜活的故事和可复制的经验,这正是我们的灵感源泉。”《近视》制片人虞书城说。项目启动前,创作团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支持和指导下,记录了温州、杭州、上海、毕节、阿坝等地的不同家庭,在近视防控中的困惑与努力,这些“小切口”的故事将成为纪录片的核心内容。此外,创作团队邀请了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瞿佳、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吕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陈洁等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保障内容构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打破“科普说明书”的刻板印象,是《近视》创作团队的目标。“我们要让观众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真正共情近视问题对成长的影响。”《近视》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谭晓刚透露,这部纪录片将以电影级镜头语言和年轻化的表达语态,呈现近视患者看诊时的奔波等具象场景,深入解码高近视率背后的教育观念、生活方式变迁。影片通过患者、医生、教育工作者等“视角”,构建了完整的“近视防控生态圈”,让专业知识走出实验室,走进大众视野。
项目启动后,主创团队将奔赴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当地一座“零近视小学”蹲点拍摄,挖掘低近视率背后的生活智慧。这部预计一年半完成的纪录片,将在传统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同步投播,并衍生出百余条短视频内容,以“长短结合、图文视频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方式,让近视防控意识深入人心。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温州都市报:壤塘光明日记 | 明眸点亮雪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