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无症状”的眼外伤,演变为不可逆性视力损伤?
张先生,59岁,1年多前打篮球时被篮球砸中右眼,当时仅感短暂视物模糊,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或分泌物增多,无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自认为“休息几天就好”,未进行任何检查或治疗。1年来,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但误以为是白内障引起的,并未重视。直至近日,想做白内障手术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才发现右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什么是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脱离发生较长时间后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长期分离,引发不可逆病理改变的一种眼科疾病。
眼外伤(如撞击、挤压)导致视网膜变薄,可能形成裂孔。裂孔是视网膜脱离的“起点”,玻璃体液化后,液体通过裂孔渗入视网膜下,引发脱离。长期未干预造成严重视力损害,脱离区域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逐渐死亡,导致中心视力丧失、辨色能力下降。黄斑区长期脱离可引发皱褶、囊样水肿或萎缩,引起视物变形、中心暗点。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隐匿进展”
急性期(0-6周):症状易被忽视
闪光感与飞蚊症: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时,患者可能看到眼前闪光或漂浮物,但常被误认为“疲劳”或“老化”。
视野缺损:裂孔导致视野中心或周边出现盲点,但单眼发病时可能被另一眼代偿。
视力模糊:若脱离累及黄斑区(负责精细视觉),视力会急剧下降;若未累及黄斑,患者可能仅感觉“视力稍差”。
视网膜萎缩:长期脱离导致视网膜变薄、灰白色改变,血管变细,检眼镜下可见“豹纹状”改变。
感光细胞凋亡:脱离区域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逐渐死亡,导致中心视力丧失、辨色能力下降。
继发性病变:
-青光眼:脱离的视网膜释放色素颗粒阻塞房角,或炎症导致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
-白内障:眼内微环境改变加速晶状体混浊,表现为核性或后囊下白内障。
-黄斑病变:黄斑区长期脱离导致光感受器损伤,出现皱褶、囊样水肿或萎缩,患者视物变形、中心暗点。
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玻璃体牵拉和增生膜,解除视网膜受压。视网膜复位术:用硅油或气体填充眼球,使视网膜贴附回原位。激光光凝:封闭裂孔,防止再次脱离。
治疗难点:术后视力恢复有限,感光细胞凋亡是不可逆。手术风险高,陈旧性脱离常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手术难度大,复发率高。手术后需长期监测眼压、晶状体状态和黄斑功能。
眼睛的“小伤”可能藏着大风险,一次“无症状”的砸伤,可能是一场“沉默的视力危机”眼外伤的危害不在于疼痛,而在于其隐蔽性。任何眼部冲击,无论是否伴随症状,都需立即就医,及时检查、定期随访,避免“小伤酿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