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直线变弯了?当心黄斑前膜悄悄找上门!
有些患者来就诊时常说:“怎么感觉瓷砖缝都歪了?”“看人脸怎么小了一圈?”“字都看不清了,像隔着一层毛玻璃。”这些症状看似像老花、眼疲劳,实际上,很可能是黄斑前膜惹的祸。
一、这不是幻觉,是视网膜在“报警”
从专业角度讲,这是一层细薄的膜,在黄斑区的视网膜表面形成一层细薄的纤维膜。随着时间可能发生收缩,从而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物变形。像给眼睛的成像区域贴了一层皱巴巴的保鲜膜——自然看东西也变形、变模糊了。
二、想确诊?这一步不能跳过
如果眼底镜观察经验不足或膜非常轻薄,早期黄斑前膜可能容易漏诊,但有经验的眼科医生通过裂隙灯加眼底镜仍可能发现早期膜。
最靠谱的检查方式是——眼底OCT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就像“给视网膜做个CT”,能准确看到膜的位置和厚度。
检查过程无痛无创,整个过程几分钟即可完成。
另外,有个简单方法可以在家自测: 找一张阿姆斯勒方格表,用一只眼睛遮住,另一只眼盯着正中黑点,看看周围直线有没有变弯、变形或缺失。这是黄斑病变常用的筛查工具。
(提醒:自测不能替代专业检查,有异常应尽快就诊)
三、用不用治?得看你影响多大
黄斑前膜有的进展慢,有的几个月就让人“看东西抓狂”。一般来说,如果只是轻微变形,不影响生活和阅读,可以观察随访;但如果已经影响日常生活,比如看手机困难、认人困难、视力明显下降,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总之,手术时机需根据视力下降程度、生活影响和病情进展综合判断,在症状明显且持续加重时,早期手术往往恢复效果较好。
四、高危人群与预防
1.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查1次眼底OCT,特别是有视物变形的人。
2.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黄斑前膜的风险比常人更高。
3.虽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是黄斑前膜的直接原因,但是容易增加眼部疲劳,可能让原有的黄斑病变症状更明显,因此应注意用眼习惯。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户外时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底的损伤;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伏案,定期让眼睛休息;
•管好血糖血压,是防“膜”关键。
医生提醒:
很多患者在早期有视物变形,但没太在意,结果拖到看不清再来就诊,此时治疗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视物变形,是眼睛给你的预警信号,千万别忽视。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视力银行开户指南:孩子几岁进行第一次眼科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