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时讯

我院完成华东地区首针KH631基因药物视网膜下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例

作者:孙祖华 核稿:张宗端    文章来源:眼底内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8/3 15:52:26

728日,我院顺利完成了首针基因药物KH631注射液视网膜下注射,治疗一例顽固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例(AMD),经一周的严密观察,患者反应良好。

20234月开始,我院眼底内科刘晓玲教授、张宗端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PI)主持的“KH631眼用注射液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项目正式启动。期间,研究者们积极开展受试者的招募工作,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招募和筛选合适的受试者。

7月初,170多岁的湿性AMD患者在历经了14年的治疗,双眼先后共接受了4次光动力(PDT)以及近100次的抗VEGF治疗后,听闻新的基因治疗有可能一次注射、终身获益,带着对研究者的充分信任,对未来的憧憬,经过深思熟虑及与家人充分沟通后决定试一试,表示自愿参加。

从此,包括眼底内科研究团队、GCP办公室、检验科、病房及手术室等相关部门,围绕如何保障首例受试者顺利、安全、规范完成基因治疗给药,展开了全方位的协作与接力。最后,经主要研究者刘晓玲教授确认,受试者符合KH631给药要求,由共同主要研究者张宗端主任安排给药。

728日上午,张宗端主任带领团队,根据视网膜下注射的标准流程,于方寸之间大展精妙技术,有条不紊完成配药、玻璃体切除、注射部位确认,精准完成试验药物的视网膜下注射。

image.png

整个注药过程非常成功,出针后甚至看不到针孔,前后不超过20分钟,在旁观看的研究团队都为之振奋。刘晓玲教授也第一时间查看手术注药视频,为张主任高超的手术技巧点赞,感谢整个研究团队的付出。

学部主任瞿佳教授收到喜报后,于高铁之上发来贺词,为我院成功开展第一例基因治疗AMD感到自豪和骄傲,感谢研究团队所有成员的辛勤付出,希望团队在基因治疗这个新的领域做出更多精彩的工作,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

image.png

视网膜下注射KH631成功后的2个水泡

当天下午在给药后7小时查看受试者,眼部及全身情况良好,玻璃体腔内气体填充,视网膜下存在水泡(KH631药液)。术后第一天早晨,张主任再次查看受试者发现其视网膜下药物液泡已经完全吸收,视网膜完全恢复平伏。目前术后1周,受试者眼部及全身情况均良好,视力恢复到注药前,OCT显示黄斑情况稳定,准予出院。

image.png

据悉,2023年是中国医疗领域基因治疗的元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影响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应用的抗VEGF治疗虽然能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是频繁多次的就医及注药治疗,给患者及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视网膜下注射给药方式,将编码抗VEGF抗体片段的药物基因递送入细胞,并在眼内长期持续表达抗VEGF药物,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发展,以达到长期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基因治疗,不属于基因编辑类产品,不会改变人类原有的自身基因编码。对患者来说,这不仅有希望实现长久获益,也可避免玻璃体腔反复注射对患者眼组织的伤害,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

我院实施治疗的患者是继北京同仁医院、湘雅二院之后的第4例,也是华东地区开展治疗的首针病例!后续我院将筛选更多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实施基因治疗,为他们送去光明。

 


热点新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3 ©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技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信息管理处 联科科技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