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追光07丨致敬师者!研究生与导师的心灵对话(下)

作者:教育教学处 核稿:袁一民、叶玉琼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处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0/9/25 10:19:52

微信图片_20210301092950_缩小大小.jpg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者,还是诲人不倦的师者,辛勤培育,播撒希望,筑梦未来。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院推出教师系列报道,聆听学生们讲述他们眼中的老师,如何带领学子们筑梦、锤炼、成长和坚定。


致敬师者!研究生与导师的心灵对话(下)

作者:王珂、蔡琼慧、王冬梅、李花琼

 

04 第一次敲开那扇门

我们实验室办公区中有一个独立的小办公室,白天经常有络绎不绝的人进进出出,传出浑厚激烈的讨论声;夜深人静时,小房间会传出伴随键盘敲击声的优美古典乐,灯常常是实验室最后一个熄灭的。这就是陈江帆老师的办公室。

进入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我的课题遇到一些困难,在反复琢磨、参考大量文献之后,我也带着新鲜出炉的数据,鼓起勇气,忐忑地敲响了陈老师办公室的门。那时我因为一个实验操作理解的差异,用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训练小鼠。当我汇报完我的整个实验流程和结果,开始不断自我检讨、并等待陈老师批评时,他教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用成长型思维对待科研。

陈老师首先教导我,以后的实验一定要更加严谨,不能有半点马虎。随后,细心的指导我,在这种“与众不同”的实验方式下得出的数据要如何分析、它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在陈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把“自我检讨”放在一边,开始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这批数据,梳理结论以助于接下来实验的开展。

每天坐在陈江帆老师办公室隔壁的办公区,看着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和学生带着课题来和陈老师讨论,那块占据半面墙的白板被一遍遍的涂涂改改。我不知不觉就沉浸在讨论声里,把它当做当作背景乐,不自觉的开始看文献、整数据。短暂休息时,我常常想起第一次敲开那扇门的情景,那是我们留下合影最多的地方,一扇严谨求实的门,也是我科研生涯起步的门。

微信图片_20210301101703_缩小大小.jpg

图为陈江帆教授与学生们在办公室合影

 

05 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

我师从南开辉老师已有三年,受益良多,今年又顺利考上他的博士,深感幸运。在我眼中,南老师治学严谨、爱护学生、幽默风趣,是一位亦师亦友的好老师,践行着“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的理念。

作为一名完全没有科研经历的小白,我进入眼科生物材料实验室的初期十分迷茫,不知道做生物材料研究对我未来的临床工作有什么价值,与我最初治病救人的设想相去甚远。所以我常常懈怠,实验过程也是状况百出。南老师看出了我的彷徨,语重心长地开导我,“人生中每段经历都有它的价值,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要因为眼下似乎看不到进展,就轻易作无用论。很多名医的起点也不高,但是他们会充分利用条件,锲而不舍,最终反而弯道超越。何况我们团队各项条件都具备,你尽管将你的想法付诸实践,我就会是你坚实的后盾。”

南老师这一席话唤醒了我的科研热情,我茅塞顿开:即使是在实验室里也是可以实现医生的价值。角膜移植是我挺想挑战的一个领域,而免疫介导的移植排斥反应,是人类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亟待解决。跟南老师反复讨论后,我准备将重点放在研发一种载药纳米粒。虽然这个实验后来无论是材料设计部分还是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部分,我都遇到了非常多的挑战,但是我再也没有产生退缩放弃的念头。因为南老师在我心里点燃的那把火越烧越旺,

现在不仅实验进展顺利,而且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完成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手术技术得到了我院角膜专科医师的称赞。我想,这把火是我得到了比临床实践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科研攻关的热情,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期待。

微信图片_20210301101714_缩小大小.jpg

图为南开辉教授与学生们合影

 

06 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招生的选导环节,小明同学主动选择了我作为导师。按照习惯,我第一次拨通了小明的电话,了解她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以更好地结合个人专长安排研究生学习。然而意外的是,她对我的研究一无所知,也没有透露出任何的兴趣点,处于迷茫的状态。我循循开导:你为什么读研,研究兴趣点儿在哪儿?她依旧犹豫,最后表示要放弃读研,直接工作。我也鼓励她,人是需要目标和方向,先工作也是一种选择,工作中如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依然可以回到校园深造。

原以为已尘埃落定,却在深夜接到了小明的姨父的电话。他很不好意思地说,父母得知小明放弃读研很焦急,但对研究生教育了解甚少,难以给予积极的指导,就拜托姨父出面。从姨父口中得知,小明家在偏远山区,低保户,劳动能力弱,靠政府补贴维持生计和2个孩子学业。小明放弃读研,很可能是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

和姨父聊完,深感庆幸能和学生的家人达成一致,这对引导学生大有帮助。作为师范出身的我,深知教育的使命是点亮一盏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或许她不是缺乏研究的兴趣,而是她的兴趣还未被激发。改变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唯有教育。于是我又拿起电话给袁老师打去,确实要感谢24小时待机的教育教学处的所有老师,为每一位学生都拼尽全力去支持。经过讨论,我们希望能与小明和姨父见面详聊,并带学生来我们学院看看,对学生可能有所触动,打通学生的思想疙瘩。

第二天,姨父带着小明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了温州与我们见面,出于老师对学生判断的第一眼,她是个很有书卷气的姑娘,话不多,但坚决,愿意学,我也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她还写了一份书面说明,表达自己继续学业的决心。

有圈外的朋友开玩笑地说:再补录一个就行了,不需要这么折腾自己。当初要是我也能遇到你这样的导师,研究生就不用考两次。我想,如果能有幸引导一个学生正确地认识、挖掘自己,能够助力使她的未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名教育者的幸福。这也更让我明白,为何教育部发布的2020教师节的主题中有“教育脱贫托举希望”的字眼。脱贫,不仅是脱经济的贫,更是脱知识的贫。

微信图片_20210301101718_缩小大小.jpg

图为李花琼导师与研究生合影


热点新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3 ©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技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信息管理处 联科科技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