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News

关于开展学习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作者:监察审计室    来源:监察审计室    发布时间:2011/6/28 23:10:18    点击量:    【打印文章】
各部门(科室):
      王益群同志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先进典型,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省委、省纪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对学习宣传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提出明确要求。根据省教育纪工委办公室《关于转发省纪委省监察厅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学习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浙教纪办〔2011〕6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学习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望各部门(科室)结合实际,以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并以先进为榜样,努力推动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附件: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学院、医院
2011年6月28日
附件:
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益群,女,汉族,1965年4月出生,浙江仙居人,1984年11月参加工作,199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下各镇妇联主席、上张乡党委委员等职,2006年9月任官路镇纪委书记。2010年7月22日,因患胃癌病逝,年仅45岁。在26年的工作生涯中,王益群同志一直扎根基层,恪尽职守,坚持原则,一心为民,充分展示了一名纪检干部可亲可敬可信和乡镇干部勤政廉政善政的良好形象。她的事迹经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泽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批示给予高度肯定。最近,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又组织浙江日报等10家省级主流媒体,对王益群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
一、    她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
  王益群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工作在乡镇。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使她更加了解老百姓,情系老百姓。王益群常说,群众的事,就是干部的事。她把对人民群众的一腔深情,化作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行动。
  在上张乡工作时,王益群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她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上张属全省贫困乡,也是个山区乡,当时交通十分不便,从县城到上张乡,车程近2个小时,全乡31个行政村,有20个没有通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时任分管交通工作的乡党委委员王益群,和乡里工作人员一起逐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在她的努力下,41省道仙清线改造、康庄工程相继上马。最远的奶吾坑村到乡政府需绕道温州永嘉县境内,走一趟要七、八个小时,交通严重不便,经济发展落后,这个当时只有256人的小山村人均收入仅为一二百元。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使奶吾坑村公路早日开通,王益群积极寻求各方支持,争取项目,落实资金。2008年,一条被村民们誉为“致富路”的盘山公路全线贯通。奶吾坑村党支部书记姚中富欣喜地说,现在,毛竹卖到0.56元一公斤,木头卖到800多元一立方,村里的800亩竹林和1万多亩山林成了“聚宝盆”,2010年,该村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在王益群任期内,上张乡20个行政村的康庄工程全部立项,其中10个村的康庄工程相继完成,总里程达上百公里,总投资1000多万元。2004年,王益群驻在米坑村,她着力培育米坑村种植高山蔬菜——红茄,并以此发展特色农业。她挨家挨户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并到有关部门争取到3万元启动资金,请来科技人员为农民培训栽培技术,带领村干部到椒江等地寻找销路。当年,80多户农户开始试种高山红茄,人均获得上千元的净收入。之后,村民们的积极性高涨,开始大面积发展高山蔬菜。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米坑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茄、尖椒,并形成了200多亩的高山蔬菜基地,日产量达2万多公斤,成为上张乡“高山蔬菜第一村”。许多村民从此走上了致富路,米坑村的五六十户村民还盖起了新房。
  王益群在担任官路镇纪委书记时,把积极化解民怨民愤、融洽干群关系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经常下村入户了解民情,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纠纷。她常说,群众如果有矛盾,心里就有疙瘩,我们当干部的要是不及时化解,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官路镇东面的后里吴村,就是一个经王益群耐心做工作以后由后进村转化为先进村的典型。数年前,官路镇建设工业集聚区,征收该村土地,但由于沟通协调不够,双方发生冲突。由此,该村村民对镇党委、政府产生了严重对立情绪,矛盾日积月累,村事业发展基本停滞。2009年11月,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后里吴村整顿转化工作组,并把工作组组长这一重任交给了王益群。王益群通过实地走访、详细调研,了解到大多村民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进行旧村改造。找准问题症结后,她积极协调,推动后里吴村进行新村规划后的土地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她逐户上门征求意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着力消除村民的各种顾虑。特别在置换村民吴世探家的1.56亩土地时,面对吴的不配合甚至大骂,她仍然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让吴世探深受感动,终于答应了置换要求。在解决该村种菜大户张美珍2个蔬菜大棚拆除问题上,在多次做思想工作未果的情况下,她动用亲戚、朋友做张的工作,还从县里请来“调解能手”一起“攻心”,最终做通了张美珍的思想工作。在王益群的带领下,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后里吴村不仅如期完成土地调整工作,而且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目前,该村两委和村民上下一心,各项事业有序开展。
  在王益群26年的工作生涯中,她帮助过很多群众渡过难关。官路镇大湾村下村村民王焕平因患食道癌动手术,家里欠下了七万多元外债,全家开支仅靠妻子一人承担,家里十分困难。时任纪委书记的王益群在一次偶然的下访中,了解到王焕平一家的难处,她随手从自己包里取出几百元钱塞给王焕平,并和王焕平拉起了家常,鼓励他一家树立信心,随后,王益群还帮王焕平妻子联系附近的工艺品厂寻找脱贫门路。在王益群的帮助下,王焕平一家树立了信心,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
   王益群对群众有感情,群众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她。直到现在,后里吴村一位叫吴冬香的老太太还保存着王益群的手机号码,因为她无法相信自己心中的王书记已离她而去了。在王益群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官路镇的村干部和村民们都想到杭州看望她,电话一个又一个打到她和她丈夫的手机上,询问病情,住哪家医院。为了让王益群更好地养病,官路镇电话通告各村,要求各村干部群众不要到杭州去探望。8月2日,按照当地风俗,王益群出殡时间选在中午1点到3点。烈日酷暑下,地面温度40℃,还仍有上千老百姓自发来为王益群送行,许多上了年纪的干部群众一把泪、一把汗地坚持着把花圈亲自扛到王益群的墓地,送上最后一程。
        二、    她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勇于同腐败问题作斗争
  王益群调任官路镇纪委书记后,深知自己肩上一头担着百姓的期望,一头承载着党的重托。她在县纪委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她敢于碰硬、铁面无私,用一身正气,坚决捍卫了纪检干部刚正不阿的形象。
  在近四年的纪检工作中,王益群严肃查办了12起违纪违法案件,调查核实了29件信访件。在查处大湾村党支部书记王X X违规发展党员案件时,她顶住镇里其他干部说情、王本人求情等压力,查明了王在未经村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下,将村民王某和外嫁他乡的女儿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的违规事实,依纪给予王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并报经镇党委决定取消了2人的中共预备党员资格。在查处桂坑村村委会主任赵X X问题时,王益群发现,赵曾于2000年1月因犯妨碍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但并未作出相应的党纪处分,而且一直担任村委会主任。接到群众举报后,王益群认为要严肃查处。对此,许多群众认为她多管闲事、没事找事,镇里部分领导对此也不理解,劝她不要钻牛角尖,甚至有镇干部来替赵说情,劝王益群不要翻旧账。“一码归一码,党纪绝不允许有例外。如果我睁只眼、闭只眼,是对党、对百姓不负责任。”在王益群的坚持下,经仙居县纪委批准,赵X X最终被开除党籍。
  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是乡镇纪委书记的一项重要责任。作为仙居信访第一大镇的纪委书记,处理信访难题几乎排满了王益群的工作日程。官路镇距县城仅7公里,近年来,仙居县有很多重点工程分布在该镇,加上地域、历史和人文因素,镇里村民好讼成风,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王益群上任后办理的桂坑村信访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桂坑村村情十分复杂,多年来,村两委关系不和,谁也不买谁的账,始终坐不到同一条板凳上议事。两年前,村级换届选举后,新上任的村委会主任竟然将村委会的牌子和办公室搬出村办公大楼,设到别处办公,以示与村党支部“抗衡”。与此同时,桂坑村不少村民上访,反映上届村两委班子财务混乱、私自出售集体的溪滩石子、乱砍防护林等问题。由于问题尖锐、棘手,县纪委将此列入2009年度信访包案。作为这个案子联系人的王益群,当即抽调人员成立调查组,并多次与县农业局、农经总站联系,请他们组织人员对该村的财务进行清查。2009年4月7日,清账组进驻该村,王益群要求村两委干部于当日8时到镇会议室开会,结果到8时30分仍无人到场。她又挨个打电话明确告诉他们说:“今天我帮你们解决问题,但你们不来,下次就更难解决了。”到8时55分,村两委干部才陆续到达。在王益群的耐心说服下,村两委干部将各自的财务发票交由村财务委托中心审核。4月28日,王益群与乡镇其他干部一起,将审核结果向村两委作了反馈,双方都比较满意。以财务清查为突破口,王益群进一步弥合村两委关系,先是找村党支部书记和外出经商的村委会主任“背靠背”谈话,人家说白天没时间就等晚上,说今天没时间就等明天。经过王益群历时半年的艰苦努力,桂坑村两委之间的积怨化解了,矛盾平息了,党支部和村委会这“两块牌子”终于又挂在了一起,双方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到同一条板凳上议事了。村民们看到这些变化,心里很高兴,都说我们桂坑村的发展有希望了。官路镇有29个行政村,之前村级财务管理一直很混乱。许多村的财务设立多个户头,发票管理很不规范,老百姓意见很大,信访中70%涉及村集体财务问题。2007年6月,一场全镇性的村级财务清账专项行动拉开序幕。连续一个多月,王益群一个个村地跑,组织人员对全镇历年的村级财务进行清理,严格实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大力推广“村级零接待”,全镇村级集体经费每年节约支出达5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群众历来反应较大的热点问题。由于处理得当、化解及时,官路镇信访量连续4年下降。2010年上半年,全镇信访量与3年前同期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
  三、她敢于负责、勇挑重任,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
  工作负责,责任心强,这不仅是与王益群共事过的人对她的一致评价,也是王益群工作过的地方群众对她的一致评价。
  王益群在上张乡负责修筑的几十条公路,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对工程质量的把关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她还精心做好41省道仙清线河道裁弯取直在该乡汤口村的土地征用等工作,经常晚上去老百姓家里召开座谈会,细心做好思想工作,最终使当时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从王益群负责修筑的第一条公路开通,至今已有八九个年头过去了,所有几十条公路的路况都很好,没听人反映过道路质量问题,也没有发生一起腐败行为。可见,这些路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王益群是不简单的。”曾经与王益群同时在上张乡工作、并时任该乡党委书记的陈尧虎这样评价王益群。
  在官路镇任纪委书记时,王益群作为镇党委委员,先后分管农业、工业等工作,兼任镇西办事处主任,此外,还负责党政办的财务审核工作,就连其他班子成员不愿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她也欣然接受。她分管镇机关财务工作时,丝毫不讲人情,每次在审核报销时,她总是细心认真地查看发票,对不符报销的予以婉转拒绝。该镇党委书记说:“我在担任镇长时,对王益群审核过的发票很放心,这几年她一直管理得很好。”同样在官路镇,面对当时该镇台湾农业创业园征地涉及平西村500多亩土地这一艰苦的任务,王益群不仅不推托,还在具体工作中考虑到如何降低风险、保障农户利益,积极创新思路,由老百姓与村里签订合同,再由村里与台创园签订合同。后来这一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得到完善,在台创园基地征地中推而广之,老百姓满意,镇党委满意,投资方也满意。
  工作26年来,王益群辗转多个乡镇,从乡镇统计员到乡镇纪委书记,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当普通干部还是乡镇领导,总是安心基层,恪尽职守,以满腔的热情忘我工作。王益群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工作成绩十分出色。在上张乡,她分管宣传、统战工作,该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调到宫路镇后,工作任务虽然繁重,成绩却更加显著。她主抓的纪检工作,2007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全县先进集体,2009年,她个人被评为全县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她创立的“一网三员”法还获得了县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奖。令人敬佩的是,作为一名和丈夫、儿子聚少离多的女人,从未向组织提出要求调到县城或离家更近的地方工作,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个人进步的任何要求。
  四、她严以律己、重情爱家,铸就了短暂而永恒的人生
  王益群是一个女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更是一名纪委书记。不管扮演着什么角色,总是深爱着群众,深爱着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家庭,深爱着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王益群说:“我对工作要求完美,对生活、对做人也要求完美。即使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也要尽可能给人以完美的印象。”
  与王益群接触过、共事过的同志都普遍反映,她是一个很质朴的女人,从不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在上张乡,王益群分管交通工作;在官路镇,王益群分管农业、交通等工作,应该说,这些工作都很有“油水”,请她帮忙办事的人很多,常常免不了有人“意思意思”。但无论礼物轻重,王益群一概拒绝。上张乡汤口村在41省道仙清线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河道改建后,村两委为感谢王益群,买了两包当地产的绿色大米由村支书送到王益群家,结果被她堵在门口。她说:“你要是忍心让我背一个不廉洁干部的黑锅,使我在别人面前说话没有底气的话,那你就留下这两包大米吧。”来人只得背起大米走了。不仅这样,她在官路镇担任纪委书记期间,还经常开着自己的QQ车私车公用,从未向镇里报销过油费。
  在官路镇工作4年里,王益群从未请过一天假,经常休息日加班,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就在她病情不断加重期间,为了不耽误工作,买了中药随身带着服用。办公室座椅上放着一个振动按摩器,腰部疼痛时,可以随时按摩一下。在2010年5月28日到6月5日,县纪委抽调她办案时,也宁愿带着电炉药罐和中药也不推却,一直强忍硬撑到案件成功突破。期间,王益群作为监控组组长,她与4名纪检干部24小时轮流监督办案点。办案头一天,与她同组的湫山乡纪委书记王秀燕看到王益群脸色苍白,脸上挂满汗珠。那天夜里,王益群趴在床头,用嘴咬着枕头,床单被她的汗水湿透。也就是从那晚开始,王益群动用组长的“权力”,提出以后几天晚上都由她值班。其实,她是怕自己胃疼,打扰同屋人休息。而那时,她已经是胃癌晚期,体重瘦了15斤,但她从没叫过苦、喊过痛,也没向县纪委领导透露过自己的身体状况。
  王益群十分重情爱家。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她总能像做好工作一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都说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处理的关系,可在婆婆眼里,王益群比亲生女儿还要亲。每次到乡下看望公婆,王益群除了准备礼物外,还争抢着下厨房做菜、烧饭;一有空,还和婆婆贴心窝地话长话短。得知儿媳妇患上绝症的一刹那,老太太当场晕了过去。王益群被送往杭州治疗时,老太太也住进了医院。参加工作以来,王益群一直在乡镇上班,而且长时间都在偏远的山区乡工作,回家非常不便,和丈夫、家人聚少离多,儿子从小就跟着在城关上班的丈夫生活,衣食起居基本上全由丈夫料理。因为心有愧疚,王益群总想着如何补偿。一有空回到家,王益群就会做上好多菜,犒劳一下父子俩。在病床枕下,家人发现她留下的一封信。信中“检讨”了当初为平息村民闹事,狠心把腿骨骨折的儿子一个人留在医院;“检讨”了因为村里查账,她连续一个半月,不能回家为丈夫烧一顿饭;“检讨”了母亲瘫痪在床8年,却无法经常在床前尽孝……她还是朋友中的闺中密友,同事的知心大姐,同行的无私老师。对于朋友、同事、同行们,她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些年来,王益群习惯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耐心细致的作风和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方法,化解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难题,做出了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业绩,践行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好口碑,树起了好形象。王益群是全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全省广大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